金字塔原理应用——问题解决——02拆解问题
一、拆解,从清晰的分类开始
举个例子:

看到这些小点,你会联想到什么?例如:三角形、猫爪印……
不管描述,相信绝大部分答案都是都是将三个小点放在一起来描述的,而不是把每一个小点单独拿出来描述。
人脑有自动将具有某些共同特点的事物进行归类组织的能力。这句话听起来很简单,但事实上,归类分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能力。
如果在会议上,别人说我就说三点,结果他真的说了三点,你应该对他刮目相看,因为在他脑海中,杂乱无章的信息是被组织加工过的,有条理性的。而在现实生活中,可能很多人说“我就说三点”,结果说到第二点已经忘了第三点要说什么,或者三点说完之后又追加了第四、五、六点点,以至于显得非常冗长。
那么如何对信息进行归类分组呢。一个基本原则就是金字塔原理的四个基本特征。详见彼岸W蓝:金字塔原理:四个基本特征
尤其是MECE原则,是对信息归类分组非常关键的一项基本原则。

二、逻辑树
逻辑树也被称为演绎树或分解树,是用树状图对问题进行分析的一种有效方式,这是麦肯锡最常用的一种问题分析工具。
逻辑树的基本思路是:把一个已知问题当成树干,然后开始考虑这个问题和哪些相关问题或者子任务有关。每想到一点,就给这个问题(也就是树干)加一个“树枝”,并标明这个“树枝”代表什么问题。一个大的“树枝”上还可以有小的“树枝”,如此类推,找出问题的所有相关联项目。逻辑树主要是帮助你理清自己的思路,不进行重复和无关的思考。
通常,逻辑树可以分为议题树、假设树、是否树三种典型形式。
1、议题树:将问题逐层细分
议题树是最典型、也是最简单的逻辑树,它如同一棵大树一样,将问题逐层细分。通过逐层细分,可以把模糊不清的问题分解为无数个具体的小问题,使原本难以下手的问题,变得容易操作。
议题树的特点是宽广、博大,可以容纳一切可能性。这是其优点,也是其存在的缺点。正因为可能性因素太多,因此议题树实施的过程比较缓慢,在将一个大问题分解成具体几个小问题过程中,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,也许这些因素对议题解决并不能起到直接的作用,但是思考解决办法时,我们要将其考虑在内。
议题树通常适用于问题开始出现的时候使用,此时问题还较宽泛,具体原因还不太清楚,各个因素所占比例也不明确,需要把所有因素都列出来,逐个比较分析,这样一来,解决问题就会变得相对容易。
搭建议题树的两种方法:自上而下的方法、自下而上的方法

(1)自上而下的方法

举例:
某房地产公司今年的销售目标是完成10亿元的销售额,截止到11月底,只完成了8亿元,如何在接下来的1个月完成2个亿的销售额呢?

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,日常生活和工作中,绝大多数的事情都能找到成熟的、已经被验证过的行之有效的分析框架,直接牵移套用,做具体情况的拆解分析就可以了。
(2)自下而上的方法

举例:
小A是公司销售部门后台管理人员,公司领导经常和他要公司的销售数据。小A每次都和每一位销售员要数据,汇总后给领导。
有一天小A发现,他把数据给领导之后,领导还会再和相关的销售员要销售数据。小A感到很沮丧,认为领导不信任他,为什么都已经提供了数据了还要向别人要?
针对这个问题,小A之前没有遇到过,可能也没有成熟经验可以参照,那么可以按照自下而上方式对这个问题进行拆解梳理。
第一步:列出相关要素

第二步:对要素分类

第三步:找出各类要素的关联性
- 领导要的数据,与小A汇总的数据,销售员提供的数据,三者之间是否是完整的、一致的、准确的?
- 是自己的工作方式有问题吗?数据不全面吗?不完整吗?不及时吗……
- 是领导的工作方式有问题吗
- 是销售员提供的数据有问题吗?
第四步:确认核心原因和关键逻辑

2、假设树:论证假设性问题
假设树就是直接提出一个解决方案,然后给出足够的证据来论证这个假设。和议题树不同,假设树看上去不像是直接解决问题的,更像是一个论证的过程。
假设树的特点是快,因为它只针对一个具体的问题做解答,因此其处理速度比议题树快得多,解决问题的效率更高。从这一点看,假设树的应用范围比不上议题树,它可以作为议题树的辅助,对问题进行更深入的分析。一般而言,只有对现状有足够了解,才能提出这种合理的假设性问题并进行论证。
3、是否树:分析判断性问题
相对于议题树、假设树,是否树显得更简单,也更具体。画是否树就如同做选择题,先给出一个问题,在“是”和“否”之间做选择。如果是“是”,则通向XX建议,如果是“否”,则通向其他建议,然后逐步细分下去。
是否树的特点是简单,一眼就能看明白。对就是对,错就是错。一般而言,越是具体的模型,适用范围会越窄,是否树就属于这种形式。一般而言,人们对问题有了很好的理解之后会使用是否树,这时人们可以把问题说的头头是道。对麦肯锡公司而言,当一个问题摆在麦肯锡团队面前,他们会先运用是否树对问题进行一次判断,确定该问题“是否为一个单一的且在指定范围内的问题”。
三、用框架思维提升问题拆解效率

查理·芒格说“如果你只有一把锤子,那么世界上的一切都会被视为钉子”,这就是 “锤子综合征”。为了避免“锤子综合征”,我们必须洞悉事情背后的“道理”,而这些“道理”都是被前人所总结或验证过的,可以直接拿来用的“框架”,这就是查理·芒格所说的“多元思维模型”。
所谓“多元思维模型”,也就是这个世界上重要领域、重要学科的底层思维。查理·芒格根据一生的经验,梳理出超过100个思维模型。他说,在商界有一条非常古老但是又有的法则,它分成两步:一是找到一个基本的、简单的道理;二是非常严格的按照这个道理行事。

最底层的“多元思维模型”,或最底层的问题解决框架,就是重要学科的基础性理论。越往下的“多元思维模型”,其对问题的解释属性就会越强。例如:
- 生物学:自然选择;进化思维
- 物理学:机械思维、惯性思维、万有引力、牛顿第三定律、相对论思维
- 数学:欧式几何、复利思维
- 政治学:人人平等、虚构的力量
- 热力学:熵增定律
- 经济学:看不见的手;规模经济效应、边际效应、沉没成本、机会成本、稀缺
- 心理学:系统一系统二;认知误判、心智模式、锚定效应、归因谬误、乌合之众
- 社会学:群体动物;娱乐至死
- ……
越往上的“多元思维模型”,其工具属性会越来越明显。对解决有一个特定场景下的具体问题,同样能提供有效的参照。
举例1:鱼骨图分析法,最早用于质量管理问题的问题,是一种能发现问题的有效方法。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问题分析中,从人机料法环五个维度,帮助我们对问题进行解构:

举例2:吉尔伯特行为工程模型,梳理了影响组织绩效的六大界面,可以用于绩效问题的原因及对策分析中。

除此以外,日常生活中还有非常多的框架/思维模型可以直接为我们所用。我们要做学习的有心人,多收集、多学习、多总结、多应用这些思维模型/框架,帮助我们快速拆解问题。
关于结构化思维的更多知识分享,详见专栏文章结构化思维拆解
4、金字塔原理:三种结构——02 主题与子主题之间的纵向结构
如果推荐的网站《金字塔原理应用——问题解决——02拆解问题》侵犯到了你的权益,请联系外贸包子铺-阿里巴巴国际站站长,第一时间删除。
如果推荐的网站《金字塔原理应用——问题解决——02拆解问题》含有营销广告,以及不利的阅读内容,也请告诉站长,立即改正或者删除。
如果你喜欢本篇外贸包子铺推荐的站点:《金字塔原理应用——问题解决——02拆解问题》请多多转发,分享~~~
你有喜欢的外贸跨境网站,也欢迎在外贸包子铺-阿里巴巴国际站发布,让更多的人看到。
外贸包子铺-阿里巴巴国际站域名很好记,就是 "阿里巴巴国际站" 这几个字的全拼:www.alibabaguojizhan.com
外贸包子铺-阿里巴巴国际站 是一家专注于阿里巴巴国际站卖家导航的网站,
一站式入口收集整理外贸跨境运营商家需要的各种必备网站工具。